米乐·M6卖不动家具的宜家被中产嫌弃成了老年人的“相亲圣地”
发布时间:2024-12-04 11:03:24

  前几日,北欧家居巨头宜家公布最新财报,全球零售额3489亿元,同比下降5.3%。中国区的市场份额也在下降。

  宜家,这个曾经是北欧简约风向标,精致生活的代名词,定制家具的领军品牌,似乎在时代的洪流中调整了自己的航向。

  1998年,宜家在上海徐汇区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这个源自北欧的品牌,不仅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新颖的家具,更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

  每到周末,宜家里面人山人海,顾客们满怀期待地穿梭在各个展示区,精致的展厅让人们看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家的样子。

  逛累了,宜家餐厅提供了完美的休息场所。那时候,瑞典肉丸和1块钱的冰淇淋,简直就是吃货的福音。

  宜家不光是卖家具,更像是给大家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家里的摆设、装饰,都能在宜家找到灵感。

  沙发区、床品区,这些曾经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现在只有零星的顾客在漫不经心地浏览,显得有些落寞。

  再来看看备受推崇的肉丸,如今被顾客抱怨油腻;三文鱼饼被形容为油炸面粉,吃一口满嘴是油;新品扁桃仁蛋糕则因为过甜而让顾客望而却步。

  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宜家已经不再是那个适合逛逛的地方,而是变成了大爷大妈的相亲角。”

  本土品牌如红星美凯龙、Oppein、索菲亚等迅速崛起,凭借全屋定制、智能化家居等创新服务,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年轻消费者在选择家居产品时,更倾向于考虑品牌的个性化和设计感,而不仅仅是价格因素。

  早在2019年,他们就启动了一项名为“未来+”的计划,豪掷100亿人民币,要在渠道拓展、数字化体验和提供居家生活专家服务上大展拳脚。

  2020—2021年期间,宜家开始逐步实施“未来+”计划,重点在于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还引入AR技术,让顾客能够在自己的家中模拟摆放家具。

  到了2022年,宜家进一步加大了数字化项目的投资方案,推出了在线服务,如在线预约设计咨询和虚拟家具规划等服务,同时探索零售模式,如开设小型门店和快闪店。

  2023年,宜家推出更多的创新营销活动,比如与当地文化和艺术的跨界合作,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搞促销。

  一方面,宜家推出了大量低价产品,已有近500款产品以亲民价格上线,试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