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汾西县委王林波在永安镇调研巩固衔接工作时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宗旨意识,以更严要求、更细措施、更实作风,从细从实做好巩固衔接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副县长梁虎生参加调研。
在永安镇洪原村,王林波与镇、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群众增收、政策落实、资料完善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要围绕群众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精准识别监测对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实事求是消除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对村户资料再完善再细化,提高资料规范化整理水平,确保各村档案资料条目清晰、规范完整。要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好群众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将工作成效转化为群众满意度,推动巩固衔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随后,王林波来到贯里村农户家中,实地查看庭院经济发展、“一队一院”打造等工作推进情况。他强调,发展庭院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各乡镇要把产业振兴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农户住宅院落及其周围闲置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把庭院经济打造成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
调研期间,王林波还来到北掌水库至赵村梨园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党婷雁 张凯瑜)
12月24日,汾西县委、县长霍俊波与中牧集团、中新食品集团董事长杨青春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就推动汾西县肉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县委、副县长王文娟,中牧集团总经理助理解启宝,中新食品集团总经理吕同利,中新食品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冷路坤,县政府办、县工科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产业集聚区、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参加。
会上,霍俊波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杨青春一行来汾考察表示欢迎。他说,中牧集团是现代农牧业大型央企,综合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与汾西县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在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人才技术输入等方面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和精度,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县委县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承接更多的项目投资落地,也将尽最大努力、以最大诚意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地方经济、企业发展、群众增收“三方”共赢。
随后,王文娟汇报了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县产业集聚区、县工科局负责人分别就加强项目服务作了交流发言。
杨青春介绍了中牧集团在农牧产品国际贸易、粮食、畜牧养殖、农产品供应链等板块的发展情况。他说,汾西县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与中牧集团发展战略、主营业务等契合度很高,双方合作空间广阔。中牧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在汾西投资力度,扶持培育汾西肉鸡产业板块延链发展。同时,将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作用,积极履行央企责任,与汾西县在多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双方共赢,以更多高质量合作成果助力汾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用电负荷大幅增长。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加大电网设备巡查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压器进行增容轮换,全力保障冬季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李斐介绍,主变压器增容后,可以极大地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清洁取暖用电。同时,为全县乡村振兴、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支撑。
据悉“冬季行动”以来,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结合度冬期间负荷预测情况,重点对负荷增长快的区域进行改造,持续开展设备运维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群众可靠用电。
右图为在汾西县店头变电站,国网汾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作业,一台崭新的变压器被吊车缓慢吊到指定位置,替换原先旧变压器,经安装完成后实现了变压器增容。 (党婷雁)
今年以来,汾西县对竹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特色产业,让乡村庭院增“颜”升“值”,以庭院“小美”点亮乡村“大美”。
临近年关,在对竹镇对竹村村民张瑞宏家的石磨坊加工厂内,细细的面粉从传统式石磨中缓缓地“溢”出来,散发出浓郁的麦香味。张瑞宏的石磨坊主要是低温技术,既破坏不了粮食的结构,又不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欢,这种低速研磨、低温加工的方式,也正是石磨面粉的“核心魅力”所在。
去年,张瑞宏在自家闲置院落搭建的石磨坊,最初只是一个简陋的加工车间。一年来,在对竹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他对石磨坊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工车间如今已焕然一新。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磨了10多万斤粮食,毛利润收入20万元,还给村民加工了几万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我家石磨坊发展得挺好。”张瑞宏高兴地说道。
如今,张瑞宏的石磨坊可以加工生产玉米面、黑豆面、豌豆面等10余种特色杂粮面粉,深受群众欢迎。张瑞宏的石磨坊只是对竹镇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
据悉,今年以来,对竹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家庭院落等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种养、庭院生产生活服务、庭院加工多种庭院经济,瑞晶尚康石磨面、众拓香菇、齐妹萌辣椒酱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应运而生,对竹镇庭院经济逐步进入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对竹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小庭院既有“看头”又有“赚头”。
岁暮天寒,万物冬藏,汾西县对竹镇却是一片欣欣向荣,村道两旁的垃圾桶整洁有序,一座座精心设计的分类回收站引人注目,错落有致的庭院整洁温馨,“一键美颜”的对竹镇路宽了,村美了,人笑了!
今年以来,汾西县对竹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民的生活质量也节节攀升。
如今,走在对竹镇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垃圾清扫车来回穿梭,所到之处,落叶、尘土都被一一清理干净。“今年,镇上特意为我们配备了垃圾清扫车,为我们的清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往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清扫尤为困难,而现在有了清扫车,不仅清扫变得轻松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对竹镇清洁队队长蔡俊玉说,“像背街小巷这些机扫达不到的地方,我们还是会采用人工清扫的方式,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彻底的清洁。”
村居环境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现在街上真是特别干净,只要有垃圾,清洁队和清洁车就会迅速出现,及时打扫,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对竹镇对竹村村民李万荣感慨万千,“自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周围的邻居朋友都开始自觉维护村里的环境了。大家都明白,只有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以前,村里没有设置固定的垃圾桶,垃圾收集点也比较远,村民们扔垃圾非常不方便,经常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这对村里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竹镇主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人陈华敏说,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此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除了加强日常清扫频次外,还在村要居住区的道路沿线个垃圾收集点,同时,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转运模式,确保垃圾日日清、垃圾桶日日净,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村容变美变靓,除了做好街道上的“面子”工程,还要做好基础设施与环境的“里子”工程。曾经,对竹镇内乱搭乱建、废弃危房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废弃建筑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成为了安全隐患,给村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为此,对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镇域范围内的残垣断壁进行了集中整治。
镇党委政府坚持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公路沿线、乡村主干道、河道沟渠、垃圾转运点等关键区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清理。对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弃危旧房、残垣断壁等建筑物,采取了果断有力的措施进行全面拆除和清理。
如今,对竹镇的环境焕然一新。道路两侧曾经的杂物和垃圾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路面和整齐划一的绿化带。农房立面也得到了统一改造,斑驳脱落的墙面被重新粉刷一新,有的还绘制了精美的壁画和宣传标语。
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更让村民们深切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李万荣说:“如今的生活环境真是比以前好太多了,街道整洁有序,处处透着清新与活力,让人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环境的改善不仅体现在街道上,更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走进村民马青云的家中,四方的小院,窗明几净,几株四季常青的绿植为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屋内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处处彰显着主人对生活的热爱。
为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对竹镇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不仅针对村庄街巷进行了全面整治,还为村民自家庭院制定了详细的卫生标准。要求农户落实“三包”制度,保持庭院周边干净整洁;院内农用物资、生活杂物摆放有序;室内窗明几净,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厨房干净,户厕整洁无异味,让村民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切实提升生活幸福感。
“如今村里的环境焕然一新,我们也想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更加温馨舒适。”村民马青云满脸笑意,“这一年村里变化真是越来越大,街道干净整洁,绿化也做得好,空气都新鲜了许多,我们在这儿生活是越来越舒心了。”马青云看着自己家的小院满心欢喜。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对竹镇举办了多场环保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们普及环保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绿色生活观念。只见高悬的横幅下,村民们自发聚集,热烈讨论环保议题;宣传册迅速分发一空,大家争相阅读学习;讲座现场更是座无虚席,村民们全神贯注,掌声阵阵。如今,垃圾乱丢的现象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投放、爱护环境的文明新风尚。细微之处见真章,对竹镇正悄然绽放绿色生机。
为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成效,对竹镇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站”作为后勤保障基地。这个工作站不仅负责保管车辆、设备器材等物资,还对清洁人员进行调配,确保他们能够高效地完成清洁工作。
除此之外,对竹镇还积极组织脱贫户和监测户成立了10支清洁队,不仅有效维护了街巷环境,还为这些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53岁的郭冬梅是对竹镇荆滩村清洁队的一员,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周边村镇的街道清洁工作:“这份工作离家近又能赚钱,还很自由。”郭冬梅的满意和幸福,正是对竹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最好证明。
“对竹镇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清洁队伍得到妥善管理。同时,整合各类资源,保障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此外,还将持续强化宣传与引导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力求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陈华敏说。
自汾西县对竹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全镇上下积极响应,齐心协力投入到这场美化家园的行动中。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日,2024年汾西县政法干警轮训示范班举办。县政法各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各乡镇政法委员共计100余人参加。
此次轮训为期两天,特邀请汾西县纪委监委相关同志、党校教师、政法系统优秀工作人员,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廉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务犯罪若干问题分析、反工作知识等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授课。旨在进一步抓好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提升政法队伍的思想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更好地推动政法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政法力量。
12月18日,汾西县委宣传部、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凤祥小学开展“护苗·绿书签”进校园宣传活动。
活动中,发放了活动宣传折页,介绍了什么是“护苗·绿书签”活动、如何辨别盗版书籍等知识,并向孩子们发起倡议,希望他们自觉远离有害信息,争做“护苗”宣传员和监督员。同时,还为学生们捐赠了百余册图书。
“参加了今天的活动,我对‘护苗·绿书签’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今后,我要在读书、上网中自觉非法出版物和有害网络信息,做到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学生王艺涵说道。
开展“护苗·绿书签”活动,旨在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自觉和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树立“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护苗”综合安全体系,让少年儿童受到优秀文化滋养,安全、健康、阳光、快乐成长。
“冬季行动”开展以来,汾西县应急管理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冬季安全“敲门行动”和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力坚守安全“红线”,筑牢发展“底线”。图为该局工作人员在山西东泰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地,采取“监管+服务”方式,开展隐患排查。
日前,汾西县勍香镇省直定向选调生在勍香中学开展“立志高远、扎实学习”主题宣讲活动,他们与学生就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未来规划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此次宣讲活动,不仅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上进品格,认真踏实学习,努力实现人生价值。